中国国产96式主战坦克已经出售给泰国军队
俄专家称如中国能完全自行生产歼10并出口将严重威胁俄武器的市场地位。
泰国装备的中国85式多管自行火箭炮
中国产枭龙装备的是俄制发动机
据英国《金融时报》最近报道,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公布的报告显示,至少在过 去10年,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进口国之一,而其中90%以上的进口来自俄罗斯。不过,中国去年的武器进口总额下降了60%以上,表明中国的工业生 产能力已开始逐渐接近俄罗斯。该研究所的研究员保罗·霍尔顿表示,俄罗斯已经完成了与中国签署的所有大型武器合同的交付工作,其中一些重要合同被提前终 止。专家认为,这可能标志着中俄两国间大批量的武器交易已开始走向终结。
军工企业生存的需要
俄罗斯军工综合体负责俄罗斯的武器研发、生产和出口,不仅对俄罗斯武装力量的发展至关重要, 而且对整个俄罗斯经济来说,俄军工企业都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俄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俄罗斯军工企业普遍处境艰难,主要原因是国家财政拨款严重不 足,国家订货急剧减少,许多军工企业完全依靠出售武器来维持生存,而扩大与中国的军事技术合作,不仅是生存的需要,也是正常发展的需要,因为俄罗斯对华武 器出口约占俄武器出口总额的20%,个别年份这一比例曾达到40%至50%。由此可见,中国在军事技术合作领域已成为俄罗斯的战略伙伴,发展中国的武器市 场是在当前形势下扶持俄军工综合体的有效手段。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能否保住俄罗斯是中国的主要武器出口国的地位,对俄罗斯的高技术产品出口来说有着决 定性意义。
但是,两个挑战摆到了俄罗斯的面前,一是中国高科技水平不断提升,武器研制能力不断增强,对 俄罗斯的依赖今后会逐步下降。中国作为当今世界的一个主要大国,肯定会致力于研制性能先进的武器,十多年后中国有可能完全摆脱高新武器依靠进口的局面。不 仅如此,中国的武器研发除了改善本国军队的装备外,在世界军火市场也将占据更大的份额。中国已建立起相当有效的管理科技的机制,包括军事部门的管理,这大 大提高了科技的生产能力,尤其是在高技术领域。这种机制既具有西方模式的灵活性和干练性,又有自己独特性,有助于把军事开发成果迅速地利用到民用领域,能 集中力量发展关键性的领域。中国的军事科学和生产正在大大加强高技术领域获得的新知识和新技能的积累,中国模仿外国的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只是暂时现象,是“增长中的问题”,是在积累技能,建立科技和工艺基础,中国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飞跃,才能独立地发明并生产第五代及后几代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
另一个挑战来自俄罗斯的竞争者。俄罗斯现在已经感到美国以及法国、英国、德国、瑞典和以色列 等国竞争的压力。一旦对中国的武器禁运令取消,中国就有可能从多种渠道获得武器,在一定条件下改为从其他国家进口武器。如果法国开始的修改欧盟对中国的武 器禁运条件做法获得成功,法国的“幻影”一2000等武器都会同俄罗斯形成激烈的竞争。如此一来,俄罗斯在这个最有利可图市场上的份额将大大缩小,这将导 致俄罗斯军工综合体拨款的减少和衰退,因为对这个部门来说,国防产品出口是生存的主要手段。
莫斯科的两难选择
尽管俄罗斯政府和它的军工企业愿意维持目前与北京的商业协议,但是不断成熟的中国国防工业已经能在莫斯科授权的情况下,独立制造越来越多的先进武器系统,而不用直接从俄罗斯购买已完成的武器平台。而且,中国已经开始减少购买完整的俄制武器平台,例如已组装完毕的战斗机和军舰。
北京开始更多的进口军事技术、子系统和其他关键的零部件,这样中国的军工企业能够将这些技术、子系统和关键零部件直接运用到自己独立设计的武器系统当中。
不断提升的中国国防生产能力使得俄罗斯的官员们面临一个困难的选择。直到现在,俄国政府还拒 绝出售它最尖端的武器系统给中国,例如远程战略轰炸机或弹道导弹,它担心中国有了这些武器后会打破东亚的力量平衡。这一政策意味着莫斯科出售给中国的武器 并不能使中国大陆在与台湾地区或日本所拥有的更为先进的军事技术竞争中保持优势。然而,中国企业已经很快就能利用自己的技术替代许多昂贵的进口武器项目。
为了保持俄制武器在中国防务市场的占有率,莫斯科也许会决定向北京出售更为先进的武器系统,在中俄举行的双边军事演习中,俄罗斯有意展示了图一95MS型战略轰炸机和图-22M3型“逆火”轰炸机,以吸引中国买家的关注。尽管这两款战略轰炸机都属于老式的作战平台,它们却能针对空中和地面目标发射远程巡航导弹,包括打击美国的航空母舰。另—个可能的出口项目是俄罗斯第四代柴电混合动力“拉达”级潜水艇,这一可能的采购也能增强中国对抗美国海军及其太平洋盟友的军事实力。根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的情报,俄罗斯政府已经准备向中国提供SU-33和SU一35两款先进战斗机,后者尚处于研制当中。此外,由于担心美国将寻求对中俄的核优势,中俄有可能在核技术和弹道导弹技术方面加强合作。
俄国的分析家援引过去的例子,当中国工程师仿制了俄国的武器系统后,在个别参数上作了一些细微的修改(比如将某型反导系统的口径由100毫米改成105毫米),之后就将其用于出口。 俄国的军工企业已经要面对中国在第三世界国家武器市场上的有力竞争,例如埃及和缅甸。在一些以前主要购买苏联武器的发展中国家,俄国的企业已经被迫向售价 较低的中国公司出让了很多市场。如果中国最终有能力自己制造尖端武器系统用于出口(例如经过漫长等待的J一10型多用途战斗机),中国就会成为一个难对付 的竞争对手。
在早些时候进行的一次协商中,由于担心会增强中国军工企业的竞争力,莫斯科拒绝向北京授权,在并不算太先进的FC—1型“枭龙”战斗机上安装俄制的引擎,因为中国计划向巴基斯坦出口该型飞机。
俄罗斯决定向中国出售最尖端武器的决定会引发美国的强烈反应。美国国防部认为“在国际上,美国欢迎俄罗斯作为一个建设性的伙伴,但是对于其不断向海外销售毁伤性武器技术表示关注”。美国的一些官员宣称,俄罗 斯对武器交易的限制远不如西方国家严格,尤其是对一些受到侵犯人权指责的国家。
美国官员担心俄罗斯对华军售会加快解放军的现代化进程并改变台海军事平衡,使之向有利于北京 一面发展。这一转变有可能使北京针对台湾独立的立场变得更为强硬,更倾向于对台北
中俄武器交易面临零和?
前不久,有美国媒体报道称,中、俄两国军事技术合作领域的潜力已经丧失。中国在俄罗斯武器出 口中占据的比重迅速下降。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在俄罗斯武器出口中占70%的比重,到2006年时已经下降到了40%。在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中、 俄武器贸易逐年降温的原因时,美国的多家研究机构和媒体表达了各自的观点。美国媒体声称俄制武器质量的低劣以及合同执行上的不守信引起了中方的强烈不满。
美国著名智囊机构的观点则更具代表性。哈特森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理查德·韦茨博士在2007年年初撰文分析了中、俄军事技术合作降温的深层原因。他的核心观点是:日益成熟的中国国防工业最终将使中国对俄国目前能提供出口的先进武器系统的需求减少。同时中国强大的仿制和自研能力有可能对俄罗斯的武器出口产生威胁。韦 茨在他所撰写的《中俄武器交易走到十字路口》一文中写道:目前,中国的国防工业已经能独立制造越来越多的先进武器系统。中国开始减少从俄罗斯购买完整武器 平台,转而更多的进口技术、子系统或者关键零部件,军工企业能够将其直接整合到独立设计的武器系统中。因此,俄罗斯面临着一个选择:接受中国有可能的订单 减少或者向解放军出售其目前政策所禁止的更先进的武器。而出售更先进的武器系统意味着中国的国防企业有机会接触到更先进的技术,从而有可能将其运用到他们 自行研制的产品中去,再凭借价格优势在国际军火市场上与俄罗斯争夺订单。
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说,中俄之间的武器交易出现了零和博弈的倾向。这种观点似乎得到了俄罗斯 防务专家们的支持。俄事评论家利多夫金认为,在对华军售决策时,俄军方和负责对华武器销售的决策者对中国吸收俄军事技术的速度感到担忧,他们害怕继续向中 国出售更先进的武器系统将会危害到俄罗斯的国际军火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