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7日星期四
澳专家:中国又成功仿制一款可执行全球任务的俄导弹
[澳]卡洛·库普 原著
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披露,俄罗斯国防部指责乌克兰政府偷偷的向中国和伊朗提供了12枚装备核战斗部的空射巡航导弹。据俄罗斯国防部的说法,乌克兰 进出口总公司下属子公司普洛格拉什公司向中国提供了6枚Kh-55空射核巡航导弹,这笔交易是通过一家设在塞浦路斯的中介公司进行的,俄罗斯已经掌握该公 司的名称和交易的金额,但考虑到俄罗斯方面仍在调查之中,所以不便透露细节。俄罗斯国防部认为这是一起违反导弹技术控制条约的事件。
恰在此事发生前一周,澳大利亚防务专家卡洛·库普博士在美国国际战略评估中心发表文章,声称中国已经购买了Kh一55/AS一15巡航导弹。卡洛.库普博士认为Kh一55巡航导弹的战略意义不能低估。因为,在当今世界上,除美国AGM一 86B型空射巡航导弹(ALCM)和BGM一109B型“战斧”之外,Kh一55SM是最有能力执行全球任务的战略巡航导弹。它也是目前俄罗斯空中核威慑力量的支柱。
●Kh一55型巡航导弹的没计及其能力
Kh一55系列巡航导弹研制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前苏联彩虹设计局在1968年奉命研制一种远程亚音速空射核巡航导弹。最初,彩虹设计局打算为这种 导弹开发地形跟踪制导系统,以便用于对地攻击,但前苏联当局认为地形跟踪系统技术风险太大,因此没有接受这个建议。彩虹设计局不得已继续研制反舰型导弹, 命名为Kh一55。虽然彩虹设计局一开始并没能成功地让苏联领导人信服关于巡航导弹概念的价值,但当众所周知的美国AGM一86空射巡航导弹计划在苏联被 更多人了解之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20世纪70年代末期,前苏联发现美国正致力于开发使用地形跟踪导航系统的巡航导弹,便将研制具备类似能力的对地攻击型Kh一55导弹列为优先项目。 前苏联还提出研制使用冲压式喷气发动机的“陨星”导弹,飞行速度为马赫数2.0,射程达到5000公里。该型导弹明显是在分析和评估美国道格拉斯公司“闪 电”导弹后着手研制的。不幸的是,尽管“陨星”计划雄心勃勃,但进行的一系列试验大都以失败告终,整个项目只得下马。此时,彩虹设计局提出的对地攻击型 Kh一55导弹项目获得前苏联当局批准。该导弹的首次试射在1978年完成,1981年投产,1983 年正式服役。由于Kh一55导弹与美国的“战斧”巡航导弹十分相似,所以被谑称为“战斧斯基”。其明显不同于“战斧”之处在于Kh一55所使用的涡轮风扇 发动机吊装在弹体后部下方。此外,“战斧”巡航导弹采用四片尾部控制翼,呈稳定面十字交叉形,而Kh一55型巡航导弹只采用三片较大的稳定尾翼。这种设计 方法在美国新型的RGM/UGM一109E型“战斧”Block IV导弹后开始采用。从弹体的尾部来看,不对称是”战斧“不同于Kh一55的最大区别。
Kh一55导弹的翼展为3米,弹长6米,全重1.5吨,巡航飞行速度940公里/小时,最大射程2500公里。制导方式为惯性制导系统用于中段制导,导弹接近目标区域时,启动地形跟踪系统用于末段攻击,圆概率误差150米。
Kh一55型巡航导弹此后衍生了一系列的改进或变型产品。第一代的Kh-55在1984年服役时,曾出现三个不同型号:空射型的Kh一55/AS一15A,以图一95MS战略轰炸机为携载平台(挂装在MKU一6—5型旋转发射器上);潜射型RKV一 500A/SS—N一21,装备俄海军671型维克托级潜艇、945型塞拉级潜艇~H971型阿库拉级潜艇,可水下发射;陆基型RK一55/SSC—X一 4,以MAZ一543M(MAZ一7310)型导弹车作为机动平台,每辆车可装载6枚该型导弹。
空射型Kh-55导弹经过改进发展出了Kh-550K型导弹。1987年,这种导弹也被性能更先进的Kh-55SM/AS-15B所取代。Kh一 55SM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扩大射程和打击范围,这是通过增加一对机翼形油箱实现的。挂载油箱后,导弹的发射重量增加至1700公斤,但在射程上也从 2500公里增加到3000公里,并可携带20万吨当量核弹头。出于种种意图和目标的考虑,最新的Kh一 55SM导弹重量更大,射程更远,与美军的BGM一109B“战斧”巡航导弹很接近。
●中国在仿制Kh-55?
原文作者声称,尽管种种传闻表明,中国已从乌克兰购买了装备核战斗部的Kh一55SM巡航导弹,但中国很可能不会将其直接装备解放军空军,而会在此基础上仿制、设计自己的远程巡航导弹。作者认为,目前,中国自主研发的巡航导弹中,至今还没有在射程上与 Kh一55系列相当的。此外,由于Kh-55的设计是利用上世纪70年代前苏联技术完成的,因此从逆向工程的角度看,它也是一个有吸引力的装备。导弹的制导系统中的电子仪器可以随时改变设计,使用民用商业零件,而且导弹的结构和发动机也可以利用民用材料技术进行替换。
原文作者认为,Kh一55SM巡航导弹在电子技术方面的低密度就是对上述观点的一个很好例证。在导弹的制造过程中,用到了苏联生产的第一代植入式计算 机,硬件虽然简单但已经满足直接拷贝。而软件方面,在那个时期程序的代码通常采用汇编语言,这样命令可以直接下载而不会遇到什么困难。公开采用的软件工 具,例如逆向汇编程序,就可以用来轻松地恢复最初的源代码,特别是导弹的导航和制导程序,以及地面支持设备。同时代的美国武器与此不同,美国导弹一般在软 件和综合硬件方面都采用复杂的反篡改技术,Kh一55导弹却并非如此。一旦某个组织通过执行逆向工程,重新获得原设计软件、克隆最初的硬件环境,那么此后 获得的Kh一55导弹可以通过改进后的手段,作为新型号进行发射。
对于新的设计者来说,在研制过程中,难度最大的部分是涡轮发动机,这还需要一些冶金技术方面的技巧,以确保导弹在4个小时巡航飞行中的可靠性。中国有 能力设计一种与Kh-55SM和“战斧”巡航导弹外形相近的导弹,只是在后续工程发展,制导系统、程序与发动机的整合等方面还需要外界的帮助。
原文作者认为,中国完全有能力仿制Kh一55SM巡航导弹。因此大规模采购装备部队是毫无意义的,而且中国自己正在设计的类似于美国“战斧”巡航导弹 的武器。这是一个不太有争议的话题,主要因为有以下几个理由:第一,中国近几十年来几乎平行发展多种项目,采用的是完全本土的技术和得到国外许可的技术以 及通过产品逆推得到的技术;第二个原因是,由于这种武器本身的复杂性,巡航导弹的集成和测试都是非常昂贵的,并且目前全球依然如此。而且,在自主设计的方 案中,可能部分零件能正常工作,但不能够充分发挥系统的整体效能。逆向解剖Kh一55巡航导弹中的内部构件,或其中的一部分,都是一条可节省大量时间和金 钱的捷径;第三个原因是在研制生产中,各阶段程序将会得到简化。任何一种自主研发的武器,都需要许多年的时间,进行周期性、阶段性的设计改进和飞行试验, 以便取得在实际应用中值得信赖的可靠性。模仿或克隆国外这些成熟的,已经被印证的设计方案,将会成功避开这些麻烦。
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披露,俄罗斯国防部指责乌克兰政府偷偷的向中国和伊朗提供了12枚装备核战斗部的空射巡航导弹。据俄罗斯国防部的说法,乌克兰 进出口总公司下属子公司普洛格拉什公司向中国提供了6枚Kh-55空射核巡航导弹,这笔交易是通过一家设在塞浦路斯的中介公司进行的,俄罗斯已经掌握该公 司的名称和交易的金额,但考虑到俄罗斯方面仍在调查之中,所以不便透露细节。俄罗斯国防部认为这是一起违反导弹技术控制条约的事件。
恰在此事发生前一周,澳大利亚防务专家卡洛·库普博士在美国国际战略评估中心发表文章,声称中国已经购买了Kh一55/AS一15巡航导弹。卡洛.库普博士认为Kh一55巡航导弹的战略意义不能低估。因为,在当今世界上,除美国AGM一 86B型空射巡航导弹(ALCM)和BGM一109B型“战斧”之外,Kh一55SM是最有能力执行全球任务的战略巡航导弹。它也是目前俄罗斯空中核威慑力量的支柱。
●Kh一55型巡航导弹的没计及其能力
Kh一55系列巡航导弹研制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前苏联彩虹设计局在1968年奉命研制一种远程亚音速空射核巡航导弹。最初,彩虹设计局打算为这种 导弹开发地形跟踪制导系统,以便用于对地攻击,但前苏联当局认为地形跟踪系统技术风险太大,因此没有接受这个建议。彩虹设计局不得已继续研制反舰型导弹, 命名为Kh一55。虽然彩虹设计局一开始并没能成功地让苏联领导人信服关于巡航导弹概念的价值,但当众所周知的美国AGM一86空射巡航导弹计划在苏联被 更多人了解之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20世纪70年代末期,前苏联发现美国正致力于开发使用地形跟踪导航系统的巡航导弹,便将研制具备类似能力的对地攻击型Kh一55导弹列为优先项目。 前苏联还提出研制使用冲压式喷气发动机的“陨星”导弹,飞行速度为马赫数2.0,射程达到5000公里。该型导弹明显是在分析和评估美国道格拉斯公司“闪 电”导弹后着手研制的。不幸的是,尽管“陨星”计划雄心勃勃,但进行的一系列试验大都以失败告终,整个项目只得下马。此时,彩虹设计局提出的对地攻击型 Kh一55导弹项目获得前苏联当局批准。该导弹的首次试射在1978年完成,1981年投产,1983 年正式服役。由于Kh一55导弹与美国的“战斧”巡航导弹十分相似,所以被谑称为“战斧斯基”。其明显不同于“战斧”之处在于Kh一55所使用的涡轮风扇 发动机吊装在弹体后部下方。此外,“战斧”巡航导弹采用四片尾部控制翼,呈稳定面十字交叉形,而Kh一55型巡航导弹只采用三片较大的稳定尾翼。这种设计 方法在美国新型的RGM/UGM一109E型“战斧”Block IV导弹后开始采用。从弹体的尾部来看,不对称是”战斧“不同于Kh一55的最大区别。
Kh一55导弹的翼展为3米,弹长6米,全重1.5吨,巡航飞行速度940公里/小时,最大射程2500公里。制导方式为惯性制导系统用于中段制导,导弹接近目标区域时,启动地形跟踪系统用于末段攻击,圆概率误差150米。
Kh一55型巡航导弹此后衍生了一系列的改进或变型产品。第一代的Kh-55在1984年服役时,曾出现三个不同型号:空射型的Kh一55/AS一15A,以图一95MS战略轰炸机为携载平台(挂装在MKU一6—5型旋转发射器上);潜射型RKV一 500A/SS—N一21,装备俄海军671型维克托级潜艇、945型塞拉级潜艇~H971型阿库拉级潜艇,可水下发射;陆基型RK一55/SSC—X一 4,以MAZ一543M(MAZ一7310)型导弹车作为机动平台,每辆车可装载6枚该型导弹。
空射型Kh-55导弹经过改进发展出了Kh-550K型导弹。1987年,这种导弹也被性能更先进的Kh-55SM/AS-15B所取代。Kh一 55SM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扩大射程和打击范围,这是通过增加一对机翼形油箱实现的。挂载油箱后,导弹的发射重量增加至1700公斤,但在射程上也从 2500公里增加到3000公里,并可携带20万吨当量核弹头。出于种种意图和目标的考虑,最新的Kh一 55SM导弹重量更大,射程更远,与美军的BGM一109B“战斧”巡航导弹很接近。
●中国在仿制Kh-55?
原文作者声称,尽管种种传闻表明,中国已从乌克兰购买了装备核战斗部的Kh一55SM巡航导弹,但中国很可能不会将其直接装备解放军空军,而会在此基础上仿制、设计自己的远程巡航导弹。作者认为,目前,中国自主研发的巡航导弹中,至今还没有在射程上与 Kh一55系列相当的。此外,由于Kh-55的设计是利用上世纪70年代前苏联技术完成的,因此从逆向工程的角度看,它也是一个有吸引力的装备。导弹的制导系统中的电子仪器可以随时改变设计,使用民用商业零件,而且导弹的结构和发动机也可以利用民用材料技术进行替换。
原文作者认为,Kh一55SM巡航导弹在电子技术方面的低密度就是对上述观点的一个很好例证。在导弹的制造过程中,用到了苏联生产的第一代植入式计算 机,硬件虽然简单但已经满足直接拷贝。而软件方面,在那个时期程序的代码通常采用汇编语言,这样命令可以直接下载而不会遇到什么困难。公开采用的软件工 具,例如逆向汇编程序,就可以用来轻松地恢复最初的源代码,特别是导弹的导航和制导程序,以及地面支持设备。同时代的美国武器与此不同,美国导弹一般在软 件和综合硬件方面都采用复杂的反篡改技术,Kh一55导弹却并非如此。一旦某个组织通过执行逆向工程,重新获得原设计软件、克隆最初的硬件环境,那么此后 获得的Kh一55导弹可以通过改进后的手段,作为新型号进行发射。
对于新的设计者来说,在研制过程中,难度最大的部分是涡轮发动机,这还需要一些冶金技术方面的技巧,以确保导弹在4个小时巡航飞行中的可靠性。中国有 能力设计一种与Kh-55SM和“战斧”巡航导弹外形相近的导弹,只是在后续工程发展,制导系统、程序与发动机的整合等方面还需要外界的帮助。
原文作者认为,中国完全有能力仿制Kh一55SM巡航导弹。因此大规模采购装备部队是毫无意义的,而且中国自己正在设计的类似于美国“战斧”巡航导弹 的武器。这是一个不太有争议的话题,主要因为有以下几个理由:第一,中国近几十年来几乎平行发展多种项目,采用的是完全本土的技术和得到国外许可的技术以 及通过产品逆推得到的技术;第二个原因是,由于这种武器本身的复杂性,巡航导弹的集成和测试都是非常昂贵的,并且目前全球依然如此。而且,在自主设计的方 案中,可能部分零件能正常工作,但不能够充分发挥系统的整体效能。逆向解剖Kh一55巡航导弹中的内部构件,或其中的一部分,都是一条可节省大量时间和金 钱的捷径;第三个原因是在研制生产中,各阶段程序将会得到简化。任何一种自主研发的武器,都需要许多年的时间,进行周期性、阶段性的设计改进和飞行试验, 以便取得在实际应用中值得信赖的可靠性。模仿或克隆国外这些成熟的,已经被印证的设计方案,将会成功避开这些麻烦。